找到相关内容148篇,用时2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明一法师答:如何忏悔业障?

    ;是劫贼,劫取众生诸善法故;是瀑河,能漂众生入生死大苦海中故;是镣铐,能把众生系在生死牢狱故。六道络绎,三途不绝,恶无穷,苦果不息,当知都是烦恼过患。烦恼虽有诸种,统而言之以三毒含。《华严经》说:...要无怨地面对现在现前的业障,怎么无怨去面对,那就是用善法去面对,就是忏悔!你看菩萨是怎么说的:我今悉以清净三,遍于法界极微尘刹,一切诸佛菩萨众前,诚心忏悔,后不复造,恒住净戒一切功德。如是虚空界,...

    明一法师

    明一法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1/19560634409.html
  • 谈谈业报因果

    绝对,即可改转。改转之道有二:1.用对治。有漏业主要由于心迷,于本无有我的个体生命,妄执有我,起惑造业,由招果;若心有悟,了知本无我法,由此悟心,即可除却执我之迷心,从根本上消除业力,其果自尽。...忏悔者,如是重罪,悉皆灭。”《观普贤行法经》亦云:“若欲忏悔者,端坐念实相,众罪如霜露,慧日能消除。”2.根据强胜弱、新代旧的原则,而以,若后业势胜,能胜前...

    唐仲容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3583838905.html
  • 佛教的人生观

    那一点说,名曰业果或业报。是永远不灭的,除非——意志停止活动。活动若转一个方向,业便也转个方向而存在。业果业报决非以一期生命之死亡而终了,死亡不过是“色身”(物质所构成的身体)循物理的法则而聚散...色、名、食、睡的快乐,而有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诸烦恼。由此而造下无量善恶之。  但意识是妄想执着而有,本来幻化不实,当人生四大分离---死亡之际,意识随之散灭,只留下一个生死流转的根本---阿赖耶识去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12339384.html
  • 解迷显智成悲十明论

    。触相对生受。受生已复希求生爱。爱增长生取。取增长生有。有生已于诸趣中起五蕴身名生。生已衰变为老。老已劣造业成病。病已为死。死时生诸热恼。故忧悲愁叹众苦皆集。此因缘果故集。无有集者此明。经意为名...休息。文殊师利告善财云。不厌生死苦。乃能具足普贤行。一切诸佛功德海参映。重重充满其中。无有极。与一切众生犹如光影。而无障碍。以迷十二有支名一切众生。悟十二有支即是佛。故众生及以有支皆无自性。若随烦恼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80943255.html
  • 出世与入世

    是先天、是后天,皆属根本烦恼。皆能引生其他枝末无明,导致种种心理毛病,能障碍善法,障修圣道,而作流转,招感苦果,因名集谛。   灭谛:灭谓消灭、寂灭,是修道悟证的涅槃果。人凭修道力,灭三界烦恼,及因烦恼所作诸恶,而证得涅槃寂静的境界。杂阿含经言:“贪欲永,嗔恚永,愚痴永,一切诸烦恼永,名为涅槃。”声闻人证此,不仅精神获得自由与解脱,就是由众苦积聚的现实生命,亦可以摆脱生老病死,不再受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31843572.html
  • 大乘佛教的基本教理

    一切菩萨,终不能成无上正觉。善男子,汝于此义,应如是解,以于众生心平等故,则能成就圆满大悲。以大悲心随顺众生故,则能成就供养如来。菩萨如是随顺众生,虚空界,众生界,众生,众生烦恼,我此随顺无有...诸世间之所信服。三、发言成证,人天敬爱。四、常以爱语,安慰众生。五、得胜意乐,三清净。六、言无误失。七、发言尊重,人天奉行。九、智慧殊胜,无能制服。   五、饮酒戒:有人以为以净财沽酒而饮,无损于...

    不详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32047025.html
  • 浅谈忏悔业障

    ;是劫贼,劫取众生诸善法故;是瀑河,能漂众生入生死大苦海中故;是镣铐,能把众生系在生死牢狱故。六道络绎,三途不绝,恶无穷,苦果不息,当知都是烦恼过患。烦恼虽有诸种,统而言之以三毒含。《华严经》说:...尘刹,一切诸佛菩萨众前,诚心忏悔,后不复造,恒住净戒一切功德。如是虚空界,众生界,众生,众生烦恼,我忏乃。而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不可故,我此忏悔无有穷尽。念念相续,无有间断。身语意,无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44048548.html
  • 禅宗与华严的综合倡导者——从应慈老法师到真禅法师

    ,还要众生界、众生、众生烦恼,我礼敬诸佛才。而众生界、众生、众生烦恼也是永无穷尽的,所以我礼敬亦永无穷尽。应该这样礼敬诸佛,而且这种思想在心念中一刹那一刹那连续不断,用清净的身、语、意三...霞示寂前,尝握其手,嘱咐道:“善弘《华严》,莫作方丈”。从此,应慈一生恪守法兄遗训,未尝少改,以云游海内,广宣《华严》为。据不完全统计,从一九零八年开始,到一九五八年为止,他共讲经三十余次2。其中...

    夏金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34051204.html
  • 简介部派思想大要

    一念顷蕴,一期生蕴和穷生死蕴的三蕴说。“一念顷蕴”是刹那生灭的五蕴;“一期生蕴”是业力所得一期生命的报体,到而死才灭而不起。唯有“穷生死蕴”是维系有情生生世世生死不断的微细五蕴,直到断一切烦恼,...阿罗汉的功德仍有缺失,以为阿罗汉并不究竟,成佛才断一切习气,以阿罗汉为究竟的一切有部主张“虽断而犹现行”。 第七节 业力 业力是众生造作身口意三而招感后果的力量。虽然刹那间过去而感果的力用还是...

    叶慧祥 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0951769.html
  • 佛学的思想体系

    。首先要正确认识如是真理。次即应依理起行,依行证果,那便是:无明灭则行灭,乃至生灭故老死忧悲苦恼皆灭。略言之,无惑故无业,无业故无苦。烦恼断故业断,故生死随。三杂染而还灭而解脱了。  理虽如是...此创造天地和管理人们命运的神,说人们的命运和生命完全是从自己的业力——行为造成的。这种思想,普遍出现在一切经论中。今且引杂集论(卷八)一段话如次:  如世尊说:如是有情皆由自所乖诤,从业所生,...

    王化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22258021.html